日期:2025-07-15 03:56:12
日期:2025-07-15 03:56:12
美股CAR-T疗法获FDA认证股价爆发,国内细胞治疗赛道,谁将受益?
(根据公开资料整理,不作为投资建议)美股交易时间7月7日,细胞治疗公司野马生物(Mustang Bio)股价,单日竟然暴涨超180%,原因是其靶向IL13Rα2的CAR-T疗法MB-101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,用于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等恶性脑肿瘤。
这个案例,显示出CAR-T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,也再次点燃了资本市场对细胞治疗的热情。
那么问题来了,在国内,哪些企业可能会拿来对标?
一、美股CAR-T疗法的稀缺性与高价值MB-101是一种靶向IL13Rα2的CAR-T细胞疗法,主要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等恶性脑肿瘤。
FDA的孤儿药认定,意味着该药物在临床试验、审批和市场独占期方面可能获得政策支持,显著提升其商业化前景。资本市场对这一消息的反应热烈,野马生物股价单日涨幅超180%,反映出市场对CAR-T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巨大期待。
尤其是针对脑肿瘤等难治性癌症,CAR-T疗法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,市场对其商业化潜力给予高度认可。
二、国内细胞治疗赛道:
谁是潜在受益者?
野马生物的暴涨不仅是个股行情,更可能带动全球细胞治疗板块的关注。在国内,哪些企业可能受益于这一趋势?
1. 安科生物:
布局细胞治疗,肿瘤领域重点发力安科生物业务涵盖化学药、多肽药物、细胞药物等,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积极布局CAR-T等创新疗法。虽然目前其CAR-T产品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,但野马生物的案例可能提升市场对国内CAR-T企业的关注度,安科生物作为布局者之一,有望受益行业热度提升。
2. 复星医药:
阿基仑赛获批,商业化领先复星医药通过控股复星凯特,引进并推动国内首款CAR-T产品阿基仑赛(Yescarta)的上市。该产品已获批用于复发/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,商业化进展国内领先。野马生物的暴涨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对CAR-T疗法的信心,复星医药作为国内CAR-T龙头,有望持续受益。
3. 科济药业:
专注CAR-T研发,多款产品进入临床科济药业专注于CAR-T疗法,其靶向BCMA的CAR-T产品CT053已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,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。
此外,公司还在开发针对实体瘤的CAR-T疗法,如靶向Claudin18.2的产品CT041。如果CAR-T疗法在更多适应症上取得突破,科济药业可能成为长期受益者。
4. 药明巨诺:
瑞基奥仑赛获批,商业化加速药明巨诺的CAR-T产品瑞基奥仑赛(Relma-cel)已获批用于复发/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,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。随着CAR-T疗法市场认可度提升,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。 三、行业展望:
CAR-T疗法商业化加速,但挑战仍存CAR-T疗法在血液瘤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,但在实体瘤治疗上仍面临挑战,如肿瘤微环境抑制、生产成本高等问题。野马生物的MB-101针对脑肿瘤,若后续临床数据优异,可能为CAR-T疗法在实体瘤领域的突破提供新思路。国内CAR-T企业中,复星医药、药明巨诺已实现商业化,科济药业、传奇生物等处于临床推进阶段。
随着政策支持(如孤儿药认定、医保谈判)和资本投入增加,行业有望迎来更快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CAR-T疗法商业化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:高生产成本与定价压力:CAR-T疗法价格普遍较高(国内9.9万-129万元,国外37万-55万美元),主要源于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式、复杂的工艺流程及研发投入。目前全球医保体系覆盖有限,国内尚未有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,患者可及性受限。
技术瓶颈与安全性风险:CAR-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效果有限,且存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(CRS)、神经毒性等副作用。美国FDA正在调查CAR-T产品的致癌风险,可能影响其长期市场推广。
不过,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:
技术突破:全球科学界正研发通用型CAR-T产品,若实现商业化,有望大幅降低成本(预计价格低于现有产品),提高可及性。支付模式创新:国内企业正尝试"惠民保"、商业保险及按疗效付费等模式,以缓解患者支付压力。
例如,部分省市已将CAR-T纳入地方惠民保报销范围,未来或进一步推广。
做个结论:关注CAR-T赛道,布局核心标的野马生物的股价暴涨再次证明,创新疗法的商业化潜力能迅速转化为市场价值。国内CAR-T企业中,复星医药(已商业化)、药明巨诺(已获批)、科济药业(临床领先)等值得重点关注。
投资者可结合企业研发进展、商业化能力和行业政策变化,把握细胞治疗赛道的投资机会。
(风险提示: CAR-T疗法研发及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,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企业盈利预期,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。)
国家认可的配资平台,融盛配资,线上股票配资专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