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21 05:38:35
日期:2025-07-21 05:38:35
加沙停火谈判的僵局突然迎来戏剧性转折! 哈马斯通过秘密渠道向以色列人质家属喊话,自称“认真寻求停火”,却遭遇“以色列顽固阻挠”。 这是冲突爆发21个月以来,哈马斯首次绕过政府直接向民众发声。
他们自认已展现“显著灵活性”,甚至承诺战后将加沙管理权移交“独立委员会”,自身不扮演治理角色。 然而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强硬回击,坚称哈马斯“拒绝妥协”“破坏谈判”,并重申必须“彻底消灭哈马斯”。 双方各执一词的“罗生门”背后,是数万平民在炮火中挣扎求生。
哈马斯通过第三方代表向以色列人质家属传递三点核心信息:第一,他们已回应多个停火方案,包括美国特使的提议,展现出“积极责任感”;第二,指责以色列拒绝其“一次性释放所有人质换取永久停火”的提议,坚持“继续战争”;第三,首次明确表态愿意在战后将加沙交给“独立专业委员会”,彻底退出治理。 这一承诺试图破解以色列“消灭哈马斯”的核心诉求。
以色列的立场针锋相对。 以方谈判小组声称手握“充分授权”,提出用60天停火换取哈马斯释放10名活体人质及18具遗体,但坚持三个条件:哈马斯解除武装、加沙“去军事化”、剥夺哈马斯的治理权。 内塔尼亚胡更公开宣称:“哈马斯想借谈判拖延时间,重新武装袭击以色列,我绝不接受! ”
哈马斯要求以军退回3月停火前的防线(基本撤出加沙),但以色列在7月14日最新方案中仍坚持控制36%-40%的加沙领土,包括分割南北的“莫拉格走廊”和加沙-埃及边境的“费城走廊”。 以军还计划在拉法建立“人道主义城”,强制迁移60万流离失所者集中居住,被哈马斯斥为“变相拘留营”。
哈马斯要求联合国主导援助分配,确保透明度;以色列则坚持由美以控制的“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”掌控渠道,试图切断哈马斯的物资来源。 这一分歧直接导致基金会负责人杰克·伍德于7月15日辞职,他痛斥以色列的管控“违背人道原则”。
哈马斯要求协议必须写明:若60天内未达成协议,停火自动延续且不得重启战争。 但美国已明确告知卡塔尔,拒绝在文本中约束以色列行动。 以色列的矛盾逻辑更让哈马斯无法接受——同意“临时停火后谈永久停火”,却又强调“消灭哈马斯目标不变”。
双方将谈判僵局的责任完全推给对方:
哈马斯指控以色列:谈判小组“只倾听不谈判”,所有决定需请示国内;内塔尼亚胡“毫无理由地以更残暴方式重启战争”,单方撕毁3月停火协议并犯下“数百项违约行为”;以方更倾向“部分解决方案”,证明其无意结束战争。
以色列反击哈马斯:指责其“拒绝妥协、制造障碍”,即使以方已“在撤军和人道问题上让步”;内塔尼亚胡称已接受斡旋方修订方案,“是哈马斯拒绝”;以方将哈马斯的撤军要求视为“寻求重新武装袭击以色列”的掩护。
哈马斯的生存逻辑清晰:作为武装组织,其核心诉求是保住加沙控制根基。 永久停火和全面撤军是生存前提,而战后让权表态则是为换取国际合法性。
以色列的“胜利”叙事则面临三重压力:国内强硬派要求“彻底消灭哈马斯”;人质家属施压解救亲人;国际社会谴责加沙已致58026人死亡的人道灾难。 内塔尼亚胡坚持驻军和阶段性停火,实为争取时间维系军事成果,同时避免因谈判破裂背负全责。
当双方在多哈争论“谁在耍赖”时,加沙平民正承受真实代价:7月14日,以军空袭加沙城一所收容流离失所者的学校,造成25人死亡(含儿童)、60人烧伤;7月13日,28名排队领取援助物资的平民在袭击中丧生;冲突至今,1400名医护人员、280名联合国人员、228名记者遇难,创下联合国及国际组织的最惨痛损失。
严峻的是,以军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控制75%的加沙领土,将200万巴勒斯坦人强制迁移至三个“集中安置区”。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在7月15日的欧阿外长会议上直言:以色列的战争“不人道且毫无意义”,国际社会应考虑制裁以方。
国家认可的配资平台,融盛配资,线上股票配资专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